Blog
女性癌症篩檢的注意事項與建議

女性健康的隱形威脅:四大癌症不能忽視
乳癌、子宮頸癌、卵巢癌、大腸癌,是威脅女性健康最常見的四大癌症,且好發年齡層不斷下移。不少女性因為「沒有不舒服就不需要檢查」的想法,而延誤診斷,等到發現時病情已擴散,治療選擇變得有限。這些癌症的共通特徵是:初期不一定有明顯症狀,但卻可能在身體悄悄發生變化時,就已經進展。
以下是四大女性常見癌症與早期症狀:
- 乳癌:目前是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。早期乳癌幾乎沒有痛感,常靠例行檢查才能發現腫塊或組織異常。
- 子宮頸癌:與 HPV 感染高度相關。早期可無任何異狀,甚至無出血症狀,因此定期抹片與 HPV 檢測是防堵的關鍵。
- 卵巢癌:被稱為「沉默的殺手」,初期幾乎沒有症狀,若非例行追蹤或手術發現,多數在晚期才被診斷。
- 大腸癌:女性同樣面臨高風險,初期表現如排便習慣改變、糞便潛血,容易被誤認為腸胃問題而延誤就診。
這些癌症的共通點是:初期症狀輕微甚至無感,若同時合併肥胖、三高、抽菸、家族病史等風險因子,罹癌風險將進一步提高。而且一旦惡化,治療風險與成本皆高。因此,定期主動篩檢,是唯一有效的防線。

女性高風險癌症與推薦篩檢工具
根據不同癌別,建議的篩檢方式如下:
- 乳癌:乳房攝影(mammogram)是最廣泛使用的檢查方式,搭配乳房超音波可提高檢出率。若屬高風險族群,可搭配 DR-70 血液檢測做為年度健檢補充。
- 子宮頸癌:20 歲以上開始建議定期做子宮頸抹片(Pap smear),30 歲以上可搭配 HPV DNA 檢測,提早發現高危險型病毒。
- 卵巢癌:無症狀女性難以透過觸診發現,建議高風險者每年檢查 CA-125 腫瘤指標與骨盆腔超音波,並可考慮 DR-70 追蹤。
- 大腸癌:建議每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,搭配 DR-70 檢測能提前發現尚未明顯出血或症狀的病灶;50 歲以上建議定期做大腸鏡。
DR-70 血液檢測是一種能針對多種癌症提供早期警示的工具,適合無明顯症狀者或希望在影像學檢查間填補監測空窗期的女性。

不同年齡層女性的篩檢建議
篩檢不能只靠「感覺」,也不能等有症狀才開始,而是應該根據不同年齡的生理變化與風險累積,設計出專屬的健康監測計畫。
- 30–39 歲女性
此階段為生育與工作高峰期,乳癌與子宮頸癌為高關注對象:
• 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(Pap smear)與 HPV 檢查
• 乳房超音波(建議無X光暴露者優先) - 40–50 歲女性
荷爾蒙波動大,卵巢功能開始轉變,癌症發生機率逐漸上升:
• 建議加入乳房攝影,評估乳腺致密度
• 定期追蹤腫瘤指數(AFP、CA-125、CEA)
• 若有家族病史者,考慮加入 DR-70 年度檢測 - 50 歲以上女性
進入更年期後,體內荷爾蒙劇烈變化,乳癌、卵巢癌、大腸癌風險升高:
• 每年一次 DR-70 血液檢測搭配腫瘤指數追蹤整體風險
• 每2–3年安排大腸鏡與乳房影像學檢查
• 子宮頸癌風險若有提升,建議延長 HPV 追蹤至65歲 - 更年期後女性
此時因長期慢性發炎、代謝變化與免疫力下降,建議整合性檢查:
• 評估全身性風險,建議使用 DR-70 搭配個別癌症專屬工具
• 關注骨盆腔超音波、CA-125、CEA、大腸鏡等
透過年齡分層與多工具搭配,才能真正達成「早期發現、有效預防」的目標。

把篩檢當作日常的自我照顧
多數女性願意為家人安排健康檢查,卻很少願意「留點時間來照顧自己」。但其實,正因妳身兼多重角色,才更需要在每一年,為自己安排一次「全面了解身體狀況」的機會。
DR-70 血液檢測就像是一種無聲的提醒,它可以幫助妳發現那些「感覺不到、但已悄悄改變」的身體警訊。無論是否有家族病史或自覺症狀,每年安排一次低風險、非侵入性的檢測,就是給自己最貼心的健康呵護。